“今年,阴极铜、氢氧化钴等生产成本降幅可观。”近日,中铁资源华刚矿业总经理李圣介绍说,“我们推行大商务管理体系,聚焦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抓实成本管控,算账搞生产、算账抓管理,促使人人当好成本管控的‘守门员’,千方百计打好降本增效‘铁算盘’。”
变废为宝,实现生产环节全覆盖
“刘主任,我们统计发现,试验检测中心的取制样工具已经很长时间零库存了,需不需要提报一些?”负责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小周拿着计划表找到正在试验室忙碌的试验检测中心负责人刘杰。“不需要,这些工器具我们基本靠它们了。”刘杰打开试验室一角的一个工具柜,指了指里面堆存的废旧物,向一脸疑惑的小周解释道,“我们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把这些损坏的皮带托辊装上支架后制作成了手动研磨工具、白铁皮边角料制作成了样品铲和缩分器、适当尺寸管材改装成了取样钎和取样勺……目前我们不再需要采购了。”
“省下来就是赚到的!”这句话在华刚矿业成为所有人的共识。磨机衬板螺栓经过一番“正骨推拿”,恢复了“钢筋铁骨”;皮带滚筒经过重新包胶,再次“闪亮登场”;电积阳极板经过气焊修复,实现“旧貌换新颜”……一件件废旧品变为“宝贝”。
“我们聚焦价值创造,以价值链为核心,形成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考核、改进等流程在内的全周期管理,鼓励员工在岗位上‘淘宝’,群策群力做好生产环节修旧利废全覆盖。”选矿厂厂长范海宝说,他们利用露天堆场废旧集装箱,制作选冶厂压滤机及输送皮带防护装置;再加工磨机衬板废旧螺丝,实现重复使用,一系列修旧利费措施为企业节省了大笔开支。
范海宝介绍,这一做法看似不起眼,但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工人师傅想方设法在每一个细节上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成为华刚矿业聚焦价值创造抓实成本管控所取得的成效之一。如今,在废旧物资堆放处“捡宝”“淘宝”已经成为华刚矿业生产一线员工的习惯。
科技创新,让成本管控得“红利”
把球磨废弃橡胶衬板用于粗碎站下料衬板,废旧皮带挂设旋流器中心桶壁防冲刷,调整排料口增加垫铁延长鄂板使用寿命……一项项在实践中应用的自主“小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生产难题,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华刚矿业尝到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的“甜头”。
“一项小的技术革新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一项项技术创新成果累计起来就成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兴海说,他们强化提升全员成本管控意识,从“五小创新”入手,激励员工从“小”做起,立足岗位,在安全生产、成本控制、节能减排、效率提升、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胆实施工艺工法等改进创新,充分激发了生产一线员工创新创效热情。
陈兴海介绍,他们推动的重型板式给料机驱动齿技术改造,延长了易损件使用周期;真空过滤机添加手动控制阀门替代易损电磁阀,减少了维修配件;在36米浓密机增设溢流水管,提升了生产能力;增设反应槽提料管,降低了氢氧化钴生产原料氧化镁单耗。
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金点子”“小妙招”成了企业降本增效和效益提升的“大功臣”,仅是对闪蒸干燥机搅拌轴承密封及螺旋输送机的技术改造,就使设备每天比改造前多处理钴矿800公斤。
搭建体系,强化成本管控实效
成本管控,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实施,如何有效地把全员全要素发动起来,又如何呈现这一举措实施前后的变化?华刚矿业完善了全套体系建设。
在华刚矿业生产信息化平台上,每天都会显示处理量、回收率、产品产量等生产环节设备效率运行数据。统一的指标体系、开放的公共平台,各个厂矿之间的数据对比一目了然。同时,从纵向上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车间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各自的发展变化在平台上也一目了然。
信息化平台上公开设备效率运行数据指标,只是华刚矿业聚焦价值创造搭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清晰定位成本控制对象,华刚矿业构建了成本管控五大体系,即成本管控责任、指标、分析、考核、奖惩体系。
在五大管控体系的作用下,公司自上而下形成了成本管理进厂矿、进车间、进班组的责任管控链条,各生产系统围绕降本增效想妙招、出实招,使生产控制更加精益化、管理流程更加敏捷化、生产组织更加柔性化、生产决策更加系统化。
“聚焦价值创造,强化成本管控,最要紧的就是避免‘空谈’,必须动员各部门、各系统,甚至基层生产一线的每一名员工,让所有的生产系统都参与到降本增效的行动中来。”公司财务副总监兼财务部部长沈海欣深有体会地说,华刚矿业的成本管控五大体系,让所有人都把“紧日子”变成了“细日子”,为持续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建国 赵久春